搜尋結果

共有 10 筆搜尋結果

塑膠袋多到超展開!!6種塑膠袋、收納袋折法,讓生活更便利

生活中每天都有機會使用到塑膠袋,
塑膠袋的輕、薄、防水、防油,為生活帶來很多便利性,
也因為塑膠袋很便宜,很多人用完就丟,容易在生活中造成無感浪費。

塑膠袋發明者、瑞典科學家斯坦‧圖林(Sten Gustaf Thulin)發明的初衷,
是讓人們能以美觀、方便、低成本的方式包裝並運輸物品,
使耐用、可重複使用的塑膠袋作為紙袋的替代性產品,如此可以減少樹木的砍伐,保護環境。

我們可以更重視塑膠袋的可重複使用性,
像是隨手將塑膠袋收納好,
不論是折成三角形或是四方形,折得美美的、整整齊齊的,
不僅不會佔用太多空間,還可以隨身攜帶,對生活的好處多多。
下面分享塑膠袋的收納折法教學影片,
趕快學起來!小心變成塑膠袋收納強迫症~
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pnrmCx-H3Y
(影片轉載自#Watuber蛙家有個蛙土伯 #蛙家 #收納改造研究室)

塑膠袋 收納 回收再利用 循環

【塑膠關鍵字】#塑膠稅 #Plastic Tax

塑膠稅(Plastic Tax)是針對一次性塑膠製品所徵收的稅。目的是為了減少塑膠污染。透過收稅,希望能鼓勵企業和消費者改用更環保的材質。這些稅金也會用在推動環保教育或其他相關政策上,幫助整體環境更永續。

塑膠稅 一次性塑膠製品 稅金 環境永續

【COP26】全球甲烷承諾

甲烷是一種短暫但強效的溫室氣體,總量僅次於二氧化碳,短期的升溫效果很驚人,為全球第二大溫室效應來源。根據IPCC6的報告,跟工業化之前相比,全球均溫上升1°C,約有一半就是甲烷所造成。另外,根據歐盟資料,如果全球能將甲烷排放量在2030年減少30%,能讓2050年前的全球增溫幅度減少至少0.2°C。

美國拜登總統在COP26宣布,美國與歐盟以2020年甲烷的排放量為基準,預計將於2030年前將甲烷排放量減少30%,短期內的主要重點將是化石燃料行業,而這個「全球甲烷承諾」(Global Methane Pledge)已經有近百國參加,約佔了全球七成的GDP。

參考資料:
https://www.bbc.com/news/world-59137828

 

COP26 甲烷 溫室氣體

【塑膠關鍵字】#直鏈澱粉 # Amylose

直鏈澱粉(Amylose)是一種由葡萄糖分子構成的多醣類,通常存在於澱粉中。它的特點是分子結構較為線性,沒有像支鏈澱粉那樣的分支。這使得直鏈澱粉在水中溶解性較差,並且在加熱後容易形成凝膠。直鏈澱粉主要存在於一些植物中,如米、土豆、玉米等,它在食品工業中被用來增稠、做凝膠等,也常用於製作一些低脂肪、低糖的食品。

葡萄糖 澱粉 凝膠

塑膠智庫的膠堂同學Podcast 【循環經濟不只是回收!企業轉型的三把鑰匙你掌握了嗎?】

🎙️塑膠智庫的膠堂同學Podcast
【循環經濟不只是回收!企業轉型的三把鑰匙你掌握了嗎?】
🎯 聽本集重點:
✅ 三大循環經濟思維一次掌握:服務、場景、商業模式
✅ 案例解析:使用者場景一變,老品牌就會失去位置?
✅ 不只是換材料!為何永續產品做得好,卻可能沒優勢?
✅ NEOLAST™ 彈性纖維如何突破回收困境,成為閉環設計的範例?

🎧聽本集,選擇播放平台:
Apple Podcast:
https://apple.co/4n6xifG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7DxyuTUEDeJe4w0rysEfNf
Sound on:
https://player.soundon.fm/p/1b428016-854d-4e46-9ee4-f98d204b7b75/episodes/248f6291-4676-49bc-ae95-0b783a831ac6
KKBOX:
https://podcast.kkbox.com/tw/episode/T-oi3ILofsrHtVyRW3

🌐 想知道更多膠堂同學的內容?歡迎上 TOP塑膠趨勢網,隨時掌握全球塑膠產業最新資訊與動態。
👉 完整文章請見:https://top.pidc.org.tw/economic_page.php?uid=e8f8d581-baab-485c-a824-ae759d097640
📺 延伸影片推薦【TOP100+未來會-無限循環的新型高性能彈性纖維Neolast】:https://top.pidc.org.tw/video_page.php?uid=098df3bf-4af1-4020-b1d3-59993ab2f8f0

循環經濟 企業轉型 NEOLAST 彈性纖維 閉環設計

【塑膠關鍵字】#碳洩漏 #carbon leakage

當某國為減少碳排,推行較嚴格的政策,像是徵收碳稅,導致廠商成本增加,因而將生產移至政策較為寬鬆、碳價格較低的國家,造成其他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就是所謂的碳洩漏。這種只是「轉移碳排、而非減排」的做法,最終全球排放量並未減少。

碳洩漏 碳排 碳稅 溫室氣體

全球一次性塑膠相關政策(將於回覆留言處持續更新)

本篇貼文聚焦一次性塑膠相關政策更新,歡迎追蹤貼文,或是於下方留言處分享相關訊息~

歐盟於2019年6月宣布關於一次性塑膠禁令,預計於2021年7月起實施下列措施:
1.禁止下列具有替代產品的一次性塑膠製品,包含:棉花棒、餐具、盤子、吸管、攪拌器、氣球棒(sticks for balloons)、杯子、用發泡性聚苯乙烯(expanded polystyrene)製成的飲食容器、上述以氧化式分 解塑膠( oxo-degradable plastic)製成之產品。
2. 減少塑膠製食品容器和塑膠杯消費量,並且在特定產品上以標籤辨識。
3.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生產者應負責清理廢棄物,特別是菸草濾嘴及捕魚用具等。
4.引入塑膠瓶蓋與瓶身相連的設計要求,塑膠瓶回收率在2029年時達90%,2025年達到塑膠瓶中含25%再生塑膠,2030年含30%再生塑膠。

備註:對貼文有興趣可動動小指頭【按讚 (此篇貼文左下角愛心圖示)+追蹤 (此篇貼文下方旗子圖示)】,謝謝~

一次性塑膠(Single Use Plastic) 一次性塑膠製品 政策

星巴克杯子共享計畫(Cup-Share)-以專利發泡技術推出一種可重複使用的杯子

星巴克於2021年6月3日宣布,預計在2025年以前,於星巴克位在歐洲、中東和非洲等共計3,840的店面提供可重複使用的杯子,稱為杯子共享計畫(Cup-Share Program)。為此星巴克將以專利發泡技術推出一種可重複使用的杯子,新的杯子減少70%塑膠料的用量,杯壁結構堅固耐用,且可為冷飲或熱飲帶來保溫效果,新杯子經測試最多使用次數可達30次。

消費者以支付押金的方式使用可重複使用杯,並在消費者歸還杯子時退回押金。本項計畫的推動是星巴克希望在2030年達到減少50%廢棄物目標的關鍵計畫。

參考資訊:https://stories.starbucks.com/emea/stories/2021/emea-cup-share-program-2025/

一次性使用 可重複性 發泡

【好康報報,防疫居家上課還可享等值贈品,絕對讓您物超所值】

110/6/30【線上趨勢講座】進入「永續飲食時代」的「塑膠食品包裝」發展機會與挑戰!
 

本講座將以「永續飲食時代」下的需求為出發,探討塑膠食品包裝可有效優化整個糧食系統追求減少食物損害及浪費的關鍵要素,並分析塑膠食品包裝的機會與挑戰。

【講座大綱】
.聯合國挑戰零飢餓目標與永續飲食計畫
.從全球數據看永續塑膠包裝市場
.新塑膠食品包裝思維及國際大廠布局
.未來塑膠食品包裝的發展機會與挑戰

【報名看這裡】
場次一:110/6/30(三)上午10:00-12:00 https://is.gd/Ki0JCq
場次二:110/6/30(三)下午14:30-16:30 https://is.gd/k7Hg7J

【講座費用】
2,500元 /人(費用含線上內容、講義檔案及稅)

【報名即贈】
贈品一、「塑膠產業關鍵十分鐘報告」3期(110/1-110/3),價值1,200元。
贈品二、「TOP塑膠趨勢網」20天VIP會員(VIP05)身分,價值1,000元。


抓緊TOP塑膠趨勢網-今年首場線上趨勢講座機會,報名GOGOGO!
 

線上趨勢講座 永續飲食 塑膠食品包裝 產業趨勢 關鍵十分鐘報告 產業分析

您有研究上的提問 / 分享嗎?

若您有任何關於塑膠有趣、新奇的研究或話題,都可以在膠堂同學留言板上與大家分享、發問與討論,讓我們一起長知識,長見識,激盪新點子!

我要提問 / 分享

熱門討論

【塑膠關鍵字】#碳黑 #Carbon Black

碳黑主要由95%以上的碳組成,並含少量氧、硫、氮及灰分,呈現極為細小且輕盈的黑色粉末,又稱碳煙。
碳黑原生粒子是由類石墨分子層層堆疊,形成多孔隙結構,賦予其優異的補強性、著色力與導電性,這些特性會受到碳黑原生粒徑、結構複雜度及表面官能基的影響

碳黑 碳煙 石墨分子

【塑膠關鍵字】#靜電 #Static Electricity

靜電是由物體中負電荷和正電荷不平衡所產生的現象。
當兩個物體摩擦時,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導致其中一個物體帶有過多的負電荷,而另一個物體則帶有不足的負電荷。
常見的例子是走在地毯上後觸摸金屬表面時感受到的輕微電擊。

靜電 摩擦 正電荷

【塑膠關鍵字】#生物燃料 #Biofuels

生物燃料是一種來自植物或動物的有機物所製成的再生能源,像是乾草、廢棄物或牛糞都能拿來用。乙醇跟生物柴油是最常見的生物燃料,它們有機會取代石油、煤這類的傳統能源,對環境也比較友善。
 

生物燃料 再生能源 環境友善

關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