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TOP 100+趨勢論壇】翻轉產品設計起源 創造消費後循環商模

撰文者: 塑膠智庫 | 出刊日期:2023-11-21 | 文章編號:77USJNVQ3X


根據Gartner的樂觀預測,在循環政策與社會壓力下,到2029年供應鏈將不被允許產生廢棄物,屆時有廢棄物的經濟模式將不被政府或消費者所接受,「零廢棄」將成為循環經濟的終極目標。企業為保持競爭力以確保企業持續營運,經營者在過渡時期仍須適度保護現有企業經營模式,但從現在開始須針對循環發展展開過渡性作為,包括逐步改變營利模式和客戶關係、調整供應鏈及建立循環商業模式。
 
為探索更多循環經濟所衍生出的消費後商業模式,塑膠中心於 9/22 舉辦TOP 100+趨勢論壇,由綠色塑膠領域專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邱顯堂教授以及服務創新領域專家國立清華大學王俊程教授共同引導交流。本次論壇貴賓包含數位轉型領域專家國立台灣大學羅仁權講座教授、淨零碳排領域專家馬偕醫學院申永順副教授、foodpanda公共事務郭昕宜協理、貿塑企業(芒菓丹)林澤嵐總經理、品卓企業(deya)許能竣總經理、歐都納程鯤董事長、挑品國際(picupi)張倞菱創辦人、塑膠中心智庫沈名彥產業分析師等人與參與業者進行分享與交流。


產品製造與服務面臨的永續課題

foodpanda公共事務郭昕宜協理說明,foodpanda每年向會員發起回收素養、環保議題問卷,發現普遍消費者有環保意識,卻不容易找到環保的選擇。因此foodpanda透過拆解「外送鏈」,從每一次點餐開始建構零廢棄永續外送鏈,並串聯商家、消費者、外送夥伴,擴大環境影響力。

貿塑企業 (芒菓丹) 林澤嵐總經理指出,你丟我撿並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必須要想辦法讓垃圾不再繼續產出。因此芒菓丹致力投入打造資源全循環鏈、以再生料生產不用再丟的產品,並同步發展以租代買的商業模式,確保資源能夠不斷地循環流動被使用。

品卓企業 (deya) 許能竣總經理則表示,deya與過去傳統製造以產品為中心點尋找合適材料相反,deya透過翻轉產品製造思維,以材料的特性來選擇可製造的商品,將永續材質導入產品建立永續供應鏈。希望以永續為核心,用回收來改變海洋生態,致力將廢物變成美麗而有用的東西。

圖說:foodpanda公共事務協理郭昕宜(左圖);貿塑企業(芒菓丹)總經理林澤嵐(中圖);、品卓企業(deya)總經理許能竣(右圖)。

 

消費後循環商模的建立,可提升減碳能力,擴大影響力

歐都納程鯤董事長說明目前全球只有1%的服裝被回收,歐都納2023年與南亞SAYA合作,將所有衣服零配件整合為單一材質,使回收更簡單,不須重新分類,期許2031年成為亞洲最環保的戶外運動品牌。透過企業不斷邁向低碳轉型,推動零拋棄,將使命感帶給消費者,讓正向的循環持續擴大。

挑品國際 (picupi) 張倞菱創辦人在論壇中探討品牌如何具體實踐資源循環零廢棄,並表示追求美麗事物的同時也要對地球友善。挑品國際從生產到包裝,全程堅持零廢棄,透過分享其打造零廢棄時尚的商業模式,以及分享其貝殼鈣循環洗衣精的開發標準,標榜著讓所有的潔淨沒有一絲愧疚。

塑膠中心沈名彥分析師在本次的趨勢觀察報告中指出,循環回收導入消費後商模是供應鏈減碳的趨勢,並且呼籲企業建立消費後循環商業模式需要提前佈局。其方式可透過產品與服務協助上下游廠商節能減碳,讓價值鏈可向更永續方向共同前進。


圖說:歐都納董事長程鯤(左圖);挑品國際(picupi)創辦人張倞菱(中圖);膠中心智庫產業分析師沈名彥(右圖)。
 
實現循環經濟轉型並不容易,企業實現循環經濟之路面臨可行性與急迫性挑戰, TOP100+成員來自價值鏈各鏈段企業/專家,透過加入企業既有循環推動計畫,將有助企業循環推動加速及提高創新可行性。在2023年,TOP100+所發展出的兩個循環圈(可持續性社會救助物資箱以及街頭舊鞋發電計畫),透過領域主持人和與會業者共同參與交流,討論面向涵蓋公共議題、經濟、社會以及技術等層面。一一解析目前待解決困境以及實施可行性,將消費後商業模型討論帶到另一高峰。


圖說:TOP100+ 趨勢論壇-消費後循環商模,活動貴賓合影。

前往   TOP 100+ 趨勢論壇-消費後循環商模 會後報告

想了解更多【TOP 100+趨勢論壇】及【TOP 100+參與企業】 訊息可上TOP塑膠趨勢網https://top.pidc.org.tw/top_list.php ,或電洽塑膠中心(04)23595900#234陳婉玲組長。

 

參考資料

塑膠智庫產業顧問

高度專業的知識整合業務更需外包,塑膠智庫提供產業資訊整合服務,填補企業資訊缺口,協助企業快速掌握市場趨勢與競爭情勢,加快新業務發展情境形塑,是企業激活研發創新最有效的機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