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TOP 100+趨勢論壇】首場:攜手創新夥伴 挑戰有大限的未來
撰文者: 塑膠智庫 | 出刊日期:2023-04-20 |
文章編號:DWJJUYP3G2
759
瀏覽數

隨著淨零碳排議題從自主承諾轉化為政策指標,成功的企業將不僅取決於創新,發展可持續能力更是需要迫切的行動。TOP100+趨勢論壇2023年首場趨勢論壇以創新夥伴為主題,於3/30邀集重要專家從供應鏈共享創新、敏捷供應鏈、智慧生產、可持續發展等面向,剖析夥伴關係對可持續性創新成功的重要影響。論壇當天匯聚60位台灣可持續性材料領導者及代表性品牌業者,期透過本論壇超越框架的交流研討,協助企業在創新路上搭建新的夥伴關係,TOP100+趨勢論壇在今年亦將推動以企業本身的循環行動擴大形成企業與企業間攜手強強互補的「循環圈行動」,加速可持續性創新產品與服務的誕生。
圖說:TOP100+ 趨勢論壇2023年首場活動,主題為創新夥伴,圖為3/30活動大合影。

創造優勢互補 一起把圈圈變大
【TOP100+ 趨勢論壇】以「讓塑膠材料在未來持續造福人類社會」為願景,核心價值訴求以人為主、100%循環及永續發展,聚焦趨勢主軸包含淨零碳排、綠色塑膠、數位轉型與服務創新等四大領域,台大電機系終身特聘教授亦有台灣機器人教父之稱的羅仁權教授,受邀擔任數位轉型領域主持人,羅教授分享TOP100+推動的循環圈行動,朝向鏈結品牌、材料、製程端以及營運模式的創新,搭配社會經濟形態的演變,整合價值鏈再逐漸擴大,過程中更能直接助益於企業新、舊人才的培育與共融成長,非常值得推薦企業參與。
清大服務科學研究所王俊程教授,本年度亦持續受邀擔任服務創新領域的主持人,王教授在會中鼓勵TOP100+成員,能以新眼光環視企業所處的領域,進一步將『創新夥伴』闡述為『創-新的夥伴』及『創新的夥伴』,意即企業在提供新服務的過程中,需要結識新的夥伴,打造新的網絡關係,走出舒適圈,做新的事情,為他人貢獻關係,並且要將由內而外的視野,轉化為由外而內的新需求觀點,如同目前企業面臨新一波的ESG議題,經營者可以透過TOP100+趨勢論壇激盪,發現新的思考點進而找到可以共同創新的新夥伴關係。
攜手供應鏈 共享永續創新
清大服務科學研究所王俊程教授,本年度亦持續受邀擔任服務創新領域的主持人,王教授在會中鼓勵TOP100+成員,能以新眼光環視企業所處的領域,進一步將『創新夥伴』闡述為『創-新的夥伴』及『創新的夥伴』,意即企業在提供新服務的過程中,需要結識新的夥伴,打造新的網絡關係,走出舒適圈,做新的事情,為他人貢獻關係,並且要將由內而外的視野,轉化為由外而內的新需求觀點,如同目前企業面臨新一波的ESG議題,經營者可以透過TOP100+趨勢論壇激盪,發現新的思考點進而找到可以共同創新的新夥伴關係。
攜手供應鏈 共享永續創新
【TOP100+ 趨勢論壇】於3/30論壇邀請品牌廠商聯合利華、塑膠容器製造領導廠商有美公司及循環容器服務提供業者好盒器,共同演講發表最新實務成果,展現台灣可持續性材料價值鏈解決方案的創新夥伴關係、韌性/彈性與持續擴大循環模式之在地創新能量。
聯合利華台灣香港永續發展負責人尤慈霞分享,品牌對塑膠產品的使用關注重點在於減量、再生與模式創新三大面向,其中,白蘭洗衣精瓶身不僅已達到100%使用再生塑膠,並與有美公司陳建利董事長合作,持續朝向再生瓶減重的創新研發努力,未來希望邀集更多供應鏈夥伴,攜手合作創造循環與美好的未來。有美陳建利董事長也表示,公司自1991年開始推動減塑方針策略,由減少塑膠原料開始到使用再生塑膠,偕同品牌商發展各類PCR以及地球友善塑膠產品,邁向塑膠友善發展,將垃圾變成寶。
好盒器創辦人宋宜臻分享,打造循環杯創新商業模式,將產品導向的思維轉為服務導向,讓人嶼物企業專注於銷售產品的使用權,由台南3家店出發,全台已發展150個據點,希望透過使用者利用封閉循環杯來替代一次性飲料杯,達到城市零廢棄。
聯合利華台灣香港永續發展負責人尤慈霞分享,品牌對塑膠產品的使用關注重點在於減量、再生與模式創新三大面向,其中,白蘭洗衣精瓶身不僅已達到100%使用再生塑膠,並與有美公司陳建利董事長合作,持續朝向再生瓶減重的創新研發努力,未來希望邀集更多供應鏈夥伴,攜手合作創造循環與美好的未來。有美陳建利董事長也表示,公司自1991年開始推動減塑方針策略,由減少塑膠原料開始到使用再生塑膠,偕同品牌商發展各類PCR以及地球友善塑膠產品,邁向塑膠友善發展,將垃圾變成寶。
好盒器創辦人宋宜臻分享,打造循環杯創新商業模式,將產品導向的思維轉為服務導向,讓人嶼物企業專注於銷售產品的使用權,由台南3家店出發,全台已發展150個據點,希望透過使用者利用封閉循環杯來替代一次性飲料杯,達到城市零廢棄。

圖說:TOP100+ 趨勢論壇攜手供應鏈共享永續創新,活動貴賓合影。
數位轉型x材料永續x創新夥伴
新光合纖為新光集團的重要成員企業之一,其產品涵蓋化纖和塑膠兩大類,目前塑膠產品占比已達總營業額55%,企業發展策略積極朝多角化經營,本場次論壇邀請到新光幼獅羅時銓董事長,分享材料創新動能-打造幼獅青創村之理念。羅董事長表達新纖50年,歷經三次重要轉型,未來如何邁向下一個50為經營者思考的關鍵點,新纖在材料需要一個創新的基地,並結合AI、大數據等數位轉型概念,打造綠色智慧生產園區,以成為提供高科技尖端材料的永續成長企業,讓新的材料成為台灣企業創新的最佳動能。未來幼獅青創村將落角於桃園市,成為利於青年創業的智慧製造園區,提供材料創新/改質、技術支援、射押製程、測試檢驗、行銷與人培等服務。
宏碁張世欣營運長於3/30論壇中分享,公司以ACER品牌為號召,致力發展ESG的實踐成果,在全面性的永續影響上,ACER攜手供應商與合作夥伴朝低碳循環策略發展,落實責任供應鏈的管理機制,面對淨零碳排的國際競賽,分享ACER的碳管理起手式採用數位轉型,結合能源盤查,發展數位能盤偕同企業永續進化,整合內外產學合作,不求快速但求穩健發展。
宏碁張世欣營運長於3/30論壇中分享,公司以ACER品牌為號召,致力發展ESG的實踐成果,在全面性的永續影響上,ACER攜手供應商與合作夥伴朝低碳循環策略發展,落實責任供應鏈的管理機制,面對淨零碳排的國際競賽,分享ACER的碳管理起手式採用數位轉型,結合能源盤查,發展數位能盤偕同企業永續進化,整合內外產學合作,不求快速但求穩健發展。
面對全球趨勢,攜手夥伴創新,勢在必行
塑膠中心智庫沈名彥產業分析師說明,透過創新夥伴關係可以快速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縮短創新所需花費的相關人力、物力的資源。台灣在資訊中心管理、雲端、數據服務,軟硬體的發展具有優勢,更應該透過相關優勢條件彼此合作、結盟是順應全球趨勢,也能截長補短創造更前瞻的策略。
塑膠中心智庫陳婉玲組長指出,根據Gartner樂觀預測,到2029年在循環政策與社會壓力下,供應鏈將不被允許產生廢棄物,循環經濟成為必然的未來經濟模式,企業必須現在就開始採用循環經濟商業模式,以確保在未來保持競爭力。為確保企業持續營運,從現在開始須針對循環發展展開過渡性作為,包括逐步改變營利模式和客戶關係、調整供應鏈及建立循環商業模式。
企業實現循環經濟之路正面臨急迫性挑戰,TOP100+成員來自價值鏈各鏈段企業與專家,探討快速變動環境下具影響力的趨勢與機會,平台今年亦將透過「循環圈行動」的推動,擴大企業既有循環推動計畫,為企業加速循環推動及提高創新可行性助一臂之力,促進可持續性創新產品與服務的誕生,期待更多具有材料可持續性發展理念的業者一起加入TOP100+行列。
圖說:TOP100+循環圈行動 - 分組交流。
塑膠中心智庫陳婉玲組長指出,根據Gartner樂觀預測,到2029年在循環政策與社會壓力下,供應鏈將不被允許產生廢棄物,循環經濟成為必然的未來經濟模式,企業必須現在就開始採用循環經濟商業模式,以確保在未來保持競爭力。為確保企業持續營運,從現在開始須針對循環發展展開過渡性作為,包括逐步改變營利模式和客戶關係、調整供應鏈及建立循環商業模式。
企業實現循環經濟之路正面臨急迫性挑戰,TOP100+成員來自價值鏈各鏈段企業與專家,探討快速變動環境下具影響力的趨勢與機會,平台今年亦將透過「循環圈行動」的推動,擴大企業既有循環推動計畫,為企業加速循環推動及提高創新可行性助一臂之力,促進可持續性創新產品與服務的誕生,期待更多具有材料可持續性發展理念的業者一起加入TOP100+行列。

圖說:TOP100+循環圈行動 - 分組交流。
前往 TOP 100+ 趨勢論壇-創新夥伴 會後報告
想了解更多【TOP 100+趨勢論壇】及【TOP 100+參與企業】 訊息可上TOP塑膠趨勢網https://top.pidc.org.tw/top_list.php ,或電洽塑膠中心(04)23595900#234陳婉玲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