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排放趨勢帶動國際3C電子業朝低碳發展
撰文者: 塑膠智庫 | 出刊日期:2024-01-04 | 文章編號:TXUE57Z83Q
1144
瀏覽數

根據聯合國大學「2020年全球電子廢棄物監測報告」,2019 年全球電子廢棄物產生量達到創紀錄的 5360公噸,與基準年2014年相比,在短短五年內增加了 21%,預計到2030年電子廢棄物將增加約 30%。然而電子廢棄物目前回收率僅20%。
全球電子廢棄物監測報告預計到2023年電子廢棄物增長驚人,且回收率仍相對低
根據聯合國大學「2020年全球電子廢棄物監測報告」,2019 年全球電子廢棄物產生量達到創紀錄的 5360公噸,與基準年2014年相比,在短短五年內增加了 21%,預計到2030年電子廢棄物將增加約 30%。然而電子廢棄物目前回收率僅20%,大量的垃圾最終往往會被丟進垃圾掩埋場或落入自然環境中,已然成為全球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
供應鏈走向零廢棄物時代
因此,在全球如火如荼的環境可持續性議題下,企業除了須達到淨零排放外,消費者也越來越關心企業所生產的產品是否對環境造成有害的影響。由於各方壓力不斷增加,各國或相關組織也出現不少要求與規範(如歐美碳關稅、歐盟塑膠稅、電池規範、產品再生料比例等)。Gartner 樂觀預測,到 2029 年在循環政策與社會壓力下,供應鏈將不被允許產生廢棄物。
電子產品外銷與塑膠產業共同邁向永續發展
我國產品111年外銷接單「電子產品」與「資訊與通訊產品」分別各佔我國整體外銷接單33%與29%,為台灣主要外銷產品。因此國際重要減碳以及產品或包裝設計趨勢皆為我國業者不容忽視之議題。然而在眾多電子產品中,不論其零配件、膜或產品外殼與包裝,皆與塑膠產業息息相關。且現今各國3C品牌業者皆紛紛響應低碳永續政策,藉由品牌方呼籲以帶動整體供應鏈共同執行減碳策略,達到供應鏈「共好」、全球環境「共好」之理念。我國多家業者亦均瞄準商機,於國內外加碼投資聚酯回收產線,引領我國低碳經濟價值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