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商與供應商於塑膠包裝使用回收材料應考量的6大關鍵重點
撰文者: 塑膠智庫 | 出刊日期:2021-06-04 |
文章編號:7KHGVFDF5Z
1811
瀏覽數

塑膠材料因其優異的材質特性,耐用與安全性、重量輕、可塑性高,被大量應用至生活日常,對人民的生活帶來許多便利,但若沒有妥善處理塑膠製品造成的「白色汙染」,將會對地球環境造成嚴重的衝擊。再者,Covid 19疫情爆發期間,因應各國政府鼓勵居家與封城政策,民眾大幅減少外食的次數,對各大賣場和其他零售店的依賴度也相對增加,進而提高塑膠袋與包裝材料的需求。
除包裝材料需求增加外, 疫情期間的個人防護裝備大多為塑膠製品,甚至是一次性用品,例如防護衣、口罩和手套等。另外,全球宅經濟商機(Stay-at-Home Economy)的興起,民眾透過網路購買生活用品以及電子電器產品的需求大增,這些產品的外殼、零組件包裝大多由塑膠製成。根據IHS Markit統計資料顯示,全球塑膠的使用量將持續成長,預估2050年將達到大約7 億公噸的需求。
除包裝材料需求增加外, 疫情期間的個人防護裝備大多為塑膠製品,甚至是一次性用品,例如防護衣、口罩和手套等。另外,全球宅經濟商機(Stay-at-Home Economy)的興起,民眾透過網路購買生活用品以及電子電器產品的需求大增,這些產品的外殼、零組件包裝大多由塑膠製成。根據IHS Markit統計資料顯示,全球塑膠的使用量將持續成長,預估2050年將達到大約7 億公噸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