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於可持續性經濟活動揭露認定標準-以歐盟及台灣為例

撰文者: 塑膠智庫 | 出刊日期:2023-05-08 |
文章編號:NN6N78U22S


可持續性經濟(Economic Sustainability)係指企業或國家在創造其長期經濟發展活動同時,不會對環境、社會和文化產生負面影響。發展可持續性經濟所關注的重點除了環境保護外,還結合了可持續性的實踐、技術及獲利工具。企業在追求可持續性的過程,應將相關投入的努力視為為企業創造新的價值主張或經濟模式,而不是視為為因應法規限制或客戶要求所做出的反應。

根據經濟學人在生態覺醒-衡量全球意識(An Eco-wakening:Measuring global awareness)研究報告中指出,自從2016年以來,全球對於可持續性商品的線上搜尋行為已增加了71%,隨著大多數的消費者期待更多可持續性的產品和包裝,企業積極提出相關解決方案以獲取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同,然而,當有些企業在可持續性經濟活動上的投入,產生宣傳意圖大於減少環境影響效果,被視之為漂綠(Green Washing)行為,反而破壞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在多數消費者心中,企業的綠色行銷與漂綠之間只存在一線之隔,而企業在可持續性經濟活動的努力也應要能確實改善環境問題,因此可衡量企業可持續性經濟活動符合性的指標對於減緩氣候危機具有絕對的重要性。

請先登入

請先登入,才能查看完整內容

登入 註冊

成為會員的好處請詳見客服專區-常見問題